1、张鸣林主编.唐诗 宋词 元曲:中国文史出版社,2006年:第334页
2、郁玉莹编著.《欧阳修词评注》:江西人民出版社,2012年:第98页
3、唐圭璋.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:江苏古籍出版社,1999年:第305页
4、王值西选编.《经典宋词》: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,2011年:第31页
5、徐培均 选注.婉约词萃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5年:第62页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